(二)梦的种类。
〈梦〉(摘译自《佛教大辞汇》)
[梦之种类] 《善见律毗婆沙》卷十二谓梦有四种,谓之四梦︰一者四大不和,二者先见,三者天人,四者想梦。四大不和梦者,眠时梦见山崩,或飞腾虚空,或见为群贼、恶兽所逐等;或昼日所见,夜而梦见,是名先见梦;天人梦者,若有善知识天人令人行善,则人得善梦,恶知识天人令人行恶,则人得恶梦;想梦者,人若前身有福德,则见善梦,若有罪恶,则见恶梦。又,《大毗婆沙论》卷三十七谓由五缘立五种梦,文云(大正27·193c)︰
‘五缘见所梦事,(一)由他引,谓若诸天、诸仙、神鬼、咒术、药草、亲胜所念及诸圣贤所引,故梦。(二)由曾更,谓先见闻觉知是事,或曾串习种种事业,今便梦见。(三)由当有,谓若将有吉、不吉事法、尔梦中先见其相。(四)由分别,谓若思惟、希求、疑虑,即便梦见。(五)由诸病,谓若诸大不调适时,便随所增梦见彼类。’
又,《大智度论》卷六总分梦事为五种,谓身中四大不调,若热气多则多梦见火、见黄、见赤(此其一);若冷气多则多见水、见白(此其二);若风气多则多见飞、见黑(此其三);又复所闻见事,多思惟念故则梦见(此其四);或天与梦,欲令知未来事故(此其五)。《出生菩提心经》谓梦莲华、伞盖、月轮、佛像等,名四种善梦。
梦的种类在上面的论都是以导致梦的因来划分。而且已经很全面,我就没有必要献丑了。
平常,梦主要是由曾更、由分别而起。分析日常经验,不难发现,睡眠使得五俱意识逐渐昏昧,终意识不再与五识俱,单独发生作用,即为独头意识。须对耳识作出特别说明,前面“五识”严格地讲并不包含耳识。耳识在睡眠中并不昏昧。前面“昏昧”是说人们睡着了,声音通常置若罔闻。事情取决于末那识。是五俱意识还是独头意识要由末那识决定。末那不注意,意识的分别作用也就不会生起。但又不是没有听到(除非聋子和定生喜乐地以上),所以说置若罔闻。
丹增嘉措活佛 著《探索梦的奥秘》(沃萨汪波译,下载自喇荣佛网)中提到两处引文。本节录出。印度仙达薄日大师讲到梦的产生时说:“于此增相阿赖耶,唯生意识即成梦。”那若巴大师指出:“昼依外境迷乱心,夜依习气而迷失,中阴依业现错乱。”
●梦的过程
有必要从睡眠谈起。《探索梦的奥秘》中提到藏传佛教对睡眠的看法。
“睡眠与死亡的过程是十分相似的。“一般人在正常死亡过程中,都要经历隐没次第,所谓隐没次第,就是组成肉体生命的有机质能——地(固态性)、水(湿性)、火(热性)、风(气性)、识(空)五大中,前者依次隐没于后者的过程。同样,人们在正常进入睡觉状态时,也要经过细微隐没次第:头部出现轻微沉重感,有人会不自觉地口角流涎——此即是土融入水;渐感昏沉,额头出现热感,眼睛闭合,眼睑不动——此即是水融入火;自感朦胧心念,沉缓而动,呼吸清晰均匀——此即是火融入风;五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和身识)融入意识,意识融入阿赖耶识,身心进入沉睡状态——此即是风融入识;无任何分别念,完全沉浸于虚空般氛围——此即是识融入光明。
“这里所讲的光明,如果我们梦中已能清明认知,那就有可能在临终出现光明时,加以识别。但是,未曾修习梦境修法的普通人,在“识融入光明”之际,无任何感受而沉入昏睡之中,无法予以认识和把握。又因为每个人四大与风脉明点的构成基质并非完全相同。所以,在隐没次第出现时,也有时间先后,次第交错的差别。
“另外,人在死亡过程中,一般要出现明、增、得,也就是白光、红光、黑光三种现象。人在入睡时,也要经过细微的明、增、得(白光、红光、和黑光)三种征象。一般而言,人们在入睡过程中,对这三种征象是没有什么感觉的。而某些较为特别的人则存在明显感受。”
“ 具有习气的意识,自阿赖耶识生起,在风的鼓作推动下,进入身体各部位经脉网络中,从而开始作梦……”我对藏传佛教所知甚少,但相信密宗有很多大德,他们是不会骗人的。我几乎一下子就接受了隐没次第之说。
“对于风推动意识进入脉络产生梦这一观点,”《探索梦的奥秘》中讲,“一般人总感到太神秘了。往往人们对百思不得其解的事,就自以为如何如何主观臆断,这也是人之常情。但事实并非如人们所想象的那样。经验告诉我们,因身患某些疾病,有时作些噩梦。或者,手按放在胸口,常常梦觉沉重压迫感……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正是身体某一部位因病痛,脉络壅塞或压滞所致。反之,假如脉络运行与梦之产生毫不相关。身体罹患疾病与重物按压也就不会对梦有任何影响了——这在西藏医典《月光论》中有明确阐释。”
坦率地讲,意识进入经脉之说我感觉很难理解。丹增嘉措活佛也没有多讲。
意识依末那而生。意识进入脉络,当是末那识对脉络注意。参考需要风推动,那么应该是末那识对风注意。我对藏传佛教脉络理论不甚了解。但中医上的脉络并不是实在色法,是风大的运行路线的代称。恐怕,密宗所言脉络也是如此。从后文上看,脉络甚多。那么,也许可以理解为沿不同的路线行进,风形态会有不同。因此,脉络现不同。而风大又与色身状况关联。见分照见风,如何破译为梦境,不得而知。
以上师心自用的理解难免不谬。
梦是和我们的身体状况有关确是容易证明。本文尝试从唯识观上说明。一方面,在某种境(条件)下我们的身体状况是怎样的,比如在恐惧时,我们有强烈的感受。当睡梦种我们的身体状况与之类似(可以有手放在胸上睡眠或疾病引起),我们就做噩梦。
另一方面,梦中,我们是有知觉的。也就是存在微弱的五识成分。否则人就不会被外缘惹醒。意识即使加以了解分别也往往导致错觉。比如,一个人在梦中听到某种声音,可能认为是另一种声音。梦对于身体也有影响。除非,色蕴、受蕴尽。事例:一个人梦中行淫而遗精。有些人做噩梦,腿脚就不老实。特殊的情形是梦游。身随念所使而游荡,但与白日不同,梦游者并未注意与游荡相关的那些“念”,致使很难形成记忆。
另一方面,色身的气血运行和念虑的确存在关系。念头杂乱,呼吸就比较粗。念头少时,呼吸平稳。恐惧时,心跳加速。嗔怒时,会气得肚子疼,甚至会怒发冲冠。
这样,有一个结论。我们的身体状况不同,梦也就不同。梦与我们的身体状况有关。而身体状况是对应习气(种子)的,是此前遭遇相关的事而形成的习气。《探索梦的奥秘》中提到这类梦,“意识进入眼部脉络,则见五颜六色,缤纷显现;若进入耳部脉络,则闻歌乐萦绕,声声不断;若进入鼻部脉络,则嗅气味,知于何处;若进入舌部脉络,则品尝百味,享用饮食……”
诸病有不同体性,如热气多,而某事情体性相若。火、黄等便于梦中见。而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是指由分别导致的梦。这重类型的梦与具体身体状况没有多大关系。但思虑形成了“种子”,而权值很高。所以见梦。由当有而起的梦,因为阿赖耶中藏未来种子,所以可以在梦中显现。
由他引导致的梦,对于修行格外有利。梦中见佛菩萨是殊胜的因缘。形成佛菩萨的种子不一定都是后天信教学佛熏习而有的。梦中所见佛可能是自性佛的显现。只是不知道在这样的梦中观想“此佛菩萨是我识所变,我应当与之融合,恢复本来面目”,会有什么后果。但于定中独头意识,见佛(初见一佛。次见十方佛)确是实。而如果修行人以为是魔境,那就太可悲了。“此观如来甚为希有。犹如虚空无有过失增长正念。见佛相好如照水镜自见其形。初见一佛。次见十方佛。不用神通往见佛。唯住此处见诸佛闻佛说法。”(《摩诃止观》卷二上)我不能证明梦中独头和定中独头在见佛这点上不同,也就是说我不能证明在这两种独头所缘的境界中现行是佛形象的种子非一。
至于做梦时眼球转动,这是一种表相。很难说眼球转动特征和具体的梦存在数学关系,我是说将来科学家们很难从眼球如何转动上确定一个人做什么梦。
导致眼球转动的原因有两种。首先,要声明这只是我个人的观点。而梦中眼球转动的机制和白日里眼球转动的机制是同一个。
这两种原因是(1),业习。白天我们看东西,眼球是转动的。觉知梦境,眼球虚妄地动。(2)气血运行。中风导致一个人口歪眼斜。中医认为原因是病人的奇经八脉有问题。确切地说是气血运行出了问题。眼球转动不可能与色身气血运行无关。
● 梦的发展
我们并不知道我们要作什么梦,梦故事如何发展,做梦者也不知道。这如同,我们不知道自己会想什么,而下一个念头是什么也不知道。
在梦境中我们处于被支配地位。藏传佛教中有梦修法,可以改变梦境。有偈教云‘云何认识梦境幻,先当遣除恐怖想。梦火转水以对治,梦微物者转成大。梦见大物变成小,如是了达形色幻。一转成多多转一,一多等幻亦皆了。依此精勤不断修,直至究竟了于幻。’
一个事实是,没有佛法修持,就不可能认识梦境。一个人做梦时知道自己在做梦有几次?我个人一次也没有,都是醒后知道自己做了梦。而又时常记不起梦。
容易证明,梦中的意念极其重要。而意念决定于平时的熏习。公元二十世纪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平时专心思考,一次到家,居然认不出自己的家。因为问邻居家的一个小女孩,事情才广为人知。也就是因为这样,他能够在梦中做数学题。一个净业学人,梦中都能念佛,何愁不能认知梦境。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