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的现象学解读
解梦师联盟作者:Dctsnoopy
古往今来,对于梦的认识,都一直有很多争议。有人认为梦是一种欲望满足的体现。也有人认为梦是模拟各种凶险,是一种危机模拟程式,这个可以叫做梦的进化论角度分析。总之,欲望满足和模拟凶险这两个是在梦的分析中容易产生相互矛盾的结论的重要原因。但从梦的现象学角度入手,这两个互相矛盾的分析可以在现象学的框架下得到结合。
本文是一篇读书笔记,渡辺恒夫的夢の現象学・入門
异世界
谈到梦的时候,我们容易忽视的一点是,我们能把梦和现实世界区别开来这一点,就已经证明了梦是一种“异世界”。
如果要解明异世界的原理,那首先我们要解明现实世界的原理。现实体验世界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现在,而过去和未来都有明确的指示方向。未来称为预期,而过去称为想起。但梦的世界似乎在这一点和现实世界有根本的区别。
为了理解这个区别,奥地利的哲学家艾德蒙特福赛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道具,那就是现象学。
现象学认为,在现实世界,我们未来会做任何事情,或者过去做了什么事情都是以假定的形态而进行。但在梦中,不管是未来还是过去,实际上梦里只有一个时态那就是现在。未来和过去都只用现在的感觉来演绎。
反复梦和PTSD梦,就是一种把过去的事情,依然还用现在的时态表现的一种梦的表现形式。预知梦和联想梦,则是把未来的事情,用现在的时态来表现。
时态
我们使用假定法的时候经常会使用“如果我们怎么怎么的话,那现在就该怎么怎么样了”这种表现方式,英文语法叫虚拟语态(反事实条件法),但我们会发现在梦里面反事实条件法是不成立的。所有的愿望只要想到,就会在梦里以现实的形式出现。这是梦的一个重要格式,因此我们会说梦有欲望达成的一面,也有对未来的不好的担忧的一面,任何一个念头,只要动念,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立即就会在梦里以现在的形式体现出来。
这样一个“异世界只有现在时”的逻辑,构成了我们的梦,同时也说明了为什么欲望满足和危机模拟同时都会出现在梦里。
梦的这种格式,也直接在看完小说和电影之后实现,因为在现实中,我们看小说或者电影,无非是觉得如果我是哈利波特,我会如何如何的假定法。而在梦里,则直接放弃了这种假定,自己就成了哈利波特。因此梦也产生所谓的视角混淆作用,只要有as if的念头存在,自己立即就可以代入其他人的视角,以第一人称融入这个梦。因此也能说明为什么看完电影或者小说容易做梦,很有可能只是尝试用完全代入的方式再去回忆一遍那个内容。
视角
梦除了在时间上抛弃了现实世界上只有现在的逻辑,也抛弃了现实世界上,你我他有严格分别的逻辑。在梦中没有我,他之分,只要想,甚至可以以绝对客观的角度(神之角度)来看待自己的梦。
梦里绝对不存在所谓的记号,因为任何一个记号最后都会被成为现实,在梦里想体验有二重性的记号是相对困难的,因此梦和文学有一定的抵触。
文学就是以架空的记号制造想象的过程,而任何一个架空的记号,在梦里一定会成为现实。这也使梦接近电影和电视,而远离文学和哲学。梦几乎没有任何一点点的抽象能力,所有的一切,必须成为“现象”。
例子
下面再讨论一下几个梦常见的问题:梦为何能过一生,梦中梦的现象学原理。
梦中的时间变快,和你阅读一本书和看一个电影就能体验一个人的一生的原理是一样的,通过单独对重要断片的再链接,可以简单的把一个人的人生浓缩出来。这个和你看3小时的传记电影的时候,也可以体会出来。只是在看电影和小说的时候,你还能认识到浓缩那是虚拟的,而在梦中你对于浓缩则感觉就是真实的现在。
梦中梦的发生,在于你一旦在梦里意识到这个是梦的时候,在认识到虚拟的那一瞬间,你又再度把虚拟现实化。于是会产生发现一个梦的瞬间又再度进入这个梦的现象。
结语
如果我们在现实中生活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时不时的会想起过去的事情,或者预期未来的事情,在眺望现实的同时,我们无时无刻不会产生各种联想。看到了树叶,想起了以前的恋人,看到了一本哲学的书,我们又同时假想自己在给别人介绍这本书。但在现实的世界中,这些想起和预期,永远是坚定的建立在现实是现实,虚拟是虚拟的逻辑条件下,而梦的唯一区别就是把这个逻辑给去除了,所有的一切想法都立即成为现实的一部分。所以梦也和我们现实的生活实际上完全一样,只是换了一个逻辑。我们在睡眠中散步,任意一个念头和假设,都变成现实,构成了我们晚上的一个梦。
因此最简单的解梦方式,那就是做梦,并记录梦,把梦里的东西进行记号化的再描述之后,我们自己再用现实的逻辑去阅读记号化的梦。解梦其实没什么特别困难的地方,理解了梦的上诉构造之后,写梦日记可以帮助自己理解大部分的梦。
但我们追求梦的解释的最终目的又是什么呢?是源于一种对于知识的良心吗?可是对于知识的良心也许也是对权威的崇拜心。在追求真实的解释的同时,我们似乎又在制造一个虚拟的权威。(神的再来?)
以模仿松尾芭蕉的名句来作为本书的结尾好了:病之于旅而环绕于梦寻找可能的世界。
参考文献:
夢の現象学・入門渡辺恒夫
最新评论